“特别敬业!”2月15日,提起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马云,同事们这样点赞。
马云调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13年来,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一步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员额法官、副庭长,敬业和精业是他不变的底色。
“马老师的专业水平特别高,我们都叫他‘建工大牛’,因为他审理建设工程案子的能力特别厉害。”民一庭书记员陈鑫说。
2013年,马云所在的兴庆区法院决定在民一庭成立建设工程合议庭。刚成立时,该合议庭有4名成员,后陆续有3人调整到其他庭室工作,人数最少时仅剩马云一名法官。为了让工作不断档,马云全身心投入到办案中。“我当时就一个信念,一定要快速积累经验,让自己成为办理这类案件的行家里手,让这个合议庭成为审理建设工程类案件的精品合议庭。”马云回忆当时的情景。
建设工程案件案情复杂、专业性强、标的大、审理周期长、争议焦点多、调解难度大。“建设工程领域的许多法律适用问题缺乏明确的规定,‘同案不同判’现象较突出。”马云说。对此,他钻研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工程案件判例,快速总结经验,并对建设工程类案件法律适用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归纳、汇总,形成倾向性意见。2016年,马云牵头起草《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对合议庭成立后的工作进行系统总结,这份“意见”对统一该院内部的裁判尺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云理论功底扎实,审判实践同样丰富。“他曾办理过一起标的为4亿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仅卷宗就装了几大纸箱。”同事陈勇军说,“那次仅对鉴定材料进行质证,就从下午两点半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八点半。”
近几年,马云持续对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裁判文书进行梳理分类,2019年至今,每年研究都形成《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裁判要旨综述》。同时对银川中院近3年的建设工程发改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撰写分析报告。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对于发现这类案件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统一裁判标准和尺度、提高审判工作质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事案件看似繁琐,却紧贴群众,牵动民生。当事人来到法院,期待法官公正司法,更希望法官用司法温情给予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马云始终认真对待,以专业的态度办理每一起案件,用心倾听每一位当事人的声音。
有一起案件至今让马云印象深刻。在受理原告王女士诉被告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原告诉称,她于2000年申请办理某公司名下的兴庆区解放东街某房屋产权,但在过户问题上,对方要求她承担本该该公司承担的税费,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为此,王女士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协助原告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并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等费用。
这起案件本是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但是案件当事人王女士在此期间的过激行为引起马云的注意。原来,王女士曾因一起案件被驳回,自此她对法官产生了不信任。然而,在看到马云一次次帮助寻找被告,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核实细节,王女士被马云打动了,手写了一份3000多字的感谢信表达对马云的谢意:“就是从他开始,我从他身上感受到法官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一名法官是如何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个工作程序,我真的很被他感动,不停地给他道谢,他都说这是他应该做的……”
“法官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法院的形象,会深深地影响到老百姓对公平与正义的信任,我时刻警醒自己,公平对待每一件案子,充分尊重每一位当事人。”马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