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
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让·皮亚杰
教育就是要促进个人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
在家事审判庭时,离婚上诉案件中经常需要征询孩子的意见,那是最让我为难的一个环节。
那些出现在法庭上的孩子们,往往在交谈时会展现出超出年龄的成熟,他们非常平静地谈论生活、学习情况及与父母相处的细节。这种成熟曾让我非常疑惑,直到我看到让·皮亚杰的话。我想,孩子可能老早在生活中接受了成长,学会了自己去适应环境。然而,这些向法庭表达意见的孩子都是因为父母争夺抚养权需要向外界表述自己的意愿,而在协议离婚及对抚养权分配无争议的案件中,孩子的声音是很难被听见的。
“我不是故意要打她的,就是觉得她辜负了我的好意……”
在一起未成年人犯罪上诉案件庭审中,被告席上稚气未脱的女孩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她有着圆圆的脸庞,目光清澈,是个标准的普通中学生的模样。正是这个需要他人回馈善意的孩子拒绝了已经离异的父母参加庭审。而孩子的母亲在接受家庭调查时说, “我觉得孩子走到今天主要还是她自身的原因,辍学后她自己挣钱就不怎么回家,所以家庭原因占比非常小。”
听到这位母亲的话,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没有被好好爱护过的孩子,于是她通过各种方式要求与她交往的人都要回馈她所理解的善意。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很多孩子走上犯罪道路正是因为父母的漠视,即使在极度溺爱缺乏管束的家庭中,也很难说他们得到了关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曾对100多个涉罪未成年人案件进行调研,发现未成年人出现违法或犯罪行为,其家庭教育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或缺陷。具体表现为:监护缺失导致家庭教育中断;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难度增大;隔代抚养造成家庭教育出现断层;父母自身缺乏家庭教育能力导致教育失策;父母自身存在不良行为导致家庭教育负面作用。面对监护缺失犯罪的未成年人,是我们最无力的时候,因为裁判文书仅是案件的终结,但生活是继续的。
这些少年们在承担刑事责任后仍然要回归社会、融入正常生活,幼年缺失的关爱与教育不会因为他们受到刑事处罚而恢复,而青少年时期的行为模式及家庭相处模式很可能仍然延续。因此,无论何时,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社会力量的参与及对家庭教育的规范与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孩子误入歧途,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有力量、有途径引领他们回到正常的生活中,让他们感受爱、学会爱。
“生而要养、养而要教、教而有方”是每一位父母需要倾注一生的事业,每一位家长要切实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用爱筑起最温暖的港湾。
银川中院刑一庭 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