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25日被称为“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通过“525”心理季,提高青少年和社会人,对自己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的关注度,了解自己,进一步接纳自己,而后能爱自己,爱社会。
案件中的“精神病人”
这些年,我审理了不少易肇事肇祸类精神病人的案件。第一个案件我依然记忆犹新——到底以惩罚为主,对被告人判处实刑,还是从长远考虑对被告人判处缓刑,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思考,让我夜不能寐。后来审理这类案件逐渐多了,对精神疾病有了一定了解后,感情回归于理性,内心也就没那么多波澜。然而,近期审理的一个申请复核的强制医疗案件却又不停地搅动着我的心弦。
双相情感障碍、知识分子、亲属、伤害、自杀……光是这几个词语堆砌在一起就让人喘不上气。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抑郁症状群或综合症和躁狂症状群或综合症交替出现情况的总称,俗名也叫“躁郁症”。简单来说,就是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反反复复不受控制,令人痛苦不堪。
通常情况下,双向抑郁症的抑郁发作次数比躁狂发作多,所以双相常常与单相或者“典型”抑郁症被混淆。
有人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世界,是停不下来的跳楼机。他们可能上一秒还心情高涨,下一秒就陷入了抑郁情绪。
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大约有六千万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年轻人发病率更高。
梵高、海明威、伍尔夫……都是双相患者,这也让它蒙上了一层天才病的浪漫加持。但人们可能不知道,双相是自杀发生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还会伴有扩大性自杀。
初见被申请人
第一印象:外向、开朗、健谈。
在做完熟悉案情、查找资料、与主治大夫沟通的基础性工作后,一个冬日的下午,我在精神病医院见到了小玉(化名)。
“您好,赵法官!”小玉主动打招呼。一副黑框眼镜架在鼻梁上,个子不高,显得稍为圆润,脸上带着笑意,显得真诚而不做作。这样的形象很难让我将她与严重暴力罪犯的一般特征联系在一起。她双手紧紧地捏在一起,站在狭小的会见室里显得手足无措,紧张而小心翼翼。我想她肯定认为我能够决定她的命运吧!
“你怎么知道我姓赵?”
“我问了来会见的律师。”看来是有所准备。
表明来意后,我示意小玉坐下,她战战兢兢地坐在椅子的前端。我怕一上来就说案件,会刺痛小玉的神经,于是换了很随和的声音与小玉聊了起来,聊工作,聊医院里的经历……小玉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看得出她很健谈,也很感恩,言语里都是对关心她的亲人、医生、同事的感激,丝毫看不出有任何的精神问题。我不禁感慨,这样富有感染力,外向型性格的人,终究在内心里也积攒了太多的不良情绪。
时机成熟后,我有意向家庭方面的话题靠近。小玉显然知道我的用意,她没有明显回避或者情绪崩溃,“我伤害了最亲的人”“这件事发生后,家人从来没有对我说过重话,一直都在鼓励我,不间断地送来我爱吃的东西”……细碎的生活,讲到失去最爱的人,小玉的眼泪没有擦干过,讲到对未来的打算时,小玉眼中充满了光,好像她未曾病过。
会见快要结束时,小玉给我看了她在医院的学习笔记,有每次心理辅导师讲的重点内容复盘,有教学教案,有诗词方面的读书心得,也有一本她和爱人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的日记,每个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突然让人觉得心疼……我感慨,人是最具灵性的物种,却又是最疯狂的魔鬼,造化弄人,人间至痛!有些心灵的伤痛不管你想与不想,一直就在那里,或许一生都无法治愈。
有无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
这一判断直接关系到小玉的复核能否被通过。根据了解的情况,小玉的近亲属能够提供足够的家庭、经济支持,社会支持也不存在问题。据反馈,单位对小玉的评价也非常不错。主治大夫表示对小玉的治疗结果已经到达瓶颈。我初步判断,以小玉目前的精神状况,可以不用强制医疗。我又找到精神疾病鉴定的专家,请教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复发率等专业问题,寻求专业帮助,以便合议庭进行准确判断。
写在最后
2016年上映的电影《一念无明》是国内第一部描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电影。电影以一个家庭悲剧描绘社会大众对精神病患的漠视与不友善,讲述一对怀着沉重愧疚的父子如何面对过去的故事。影片最后用《小王子》里的一句话,“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我们的生活犹如西西弗斯滚石上山,常常是还没滚到山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使生活这个巨石一次又一次滚回山脚下。看似相同的人生轨迹,但对于每个个体而言,生命的体验却不一样,生活的不易无法苛求得到他人的理解,但必须要学会内心的自我治愈,不能让精神这座火山爆发。人性也正是因为在经历了苦难后,在一次次滚石上山的过程中而不断丰富、圆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内心健康,有力量,才是我们滚石上山不竭的动力来源。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爱自己,不仅仅是身体,更要滋养心灵。正如莫言所说,人生总要,与自己和解。
银川中院刑一庭 赵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