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银川中院召开全市法院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推进会暨2025年上半年审判执行数据会商会议。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吴艳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基层法院及中院部分业务部门汇报发言,中院分管院领导对分管条线、分管部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中院院领导、中层正副职、各基层法院院长、审管办主任及负责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的牵头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
上半年两级法院党组能够按照年初全市法院工作会议提出的“稳、效、转”要求抓主业、解难题、提质效,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有升,一些亮点工作获得上级部门认可。两级法院开辟涉企案件立审执“三优先”绿色通道,涉企案件化解更加高效。依托先行调解机制,7600件涉企案件实现成功调解。“僵尸企业”有序出清,市场要素有效盘活。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中,上诉率、案件比、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比等10项同比趋优;设有合理区间的13项指标中,12项处于或优于合理区间。审判执行工作虽然整体数据向好,但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短板弱项依然突出,工作中“求稳有余、求进不足”“质效偏低、效果溢出少”“行动慢、落实差”的问题仍亟待解决。
会议强调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硬任务、必答题;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是践行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生命线。做好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和审判质效提升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法院务必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项接着一项抓,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提升司法质效,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会议要求
一要统筹兼顾、靶向施策,狠抓专项行动落地见效。要深刻领悟专项行动的政治内涵,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市党委和上级法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专项行动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强化服务保障大局的司法理念,将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业务必修课,引导干警深刻理解“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丰富内涵,牢固树立“谦抑、审慎、善意、文明、规范”的涉企司法理念。坚持示范带头实干导向,以更实举措提升司法效能。健全规范办案长效机制、跟踪问效闭环机制、宣传引导立体网络,以更优成效展现司法作为。
二要聚焦主责、全面发力,推动审执质效持续提升。压实院庭长领导责任、法官主体责任、部门协同责任、审判管理部门专职责任,强化数据驱动目标管理,持续对异常波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精准画像、及时预警,强化全流程节点管控,严格控制审限变更。强化“立审执破”一体化管理,立案阶段提升先行调解“含金量”和自动履行率,审判阶段嵌入“执行思维”,提升裁判文书的明确性、可执行性,执行阶段畅通“执转破”通道,实现立审执破各环节的无缝衔接、信息共享、效能叠加。全力追求司法公正,持续推进未结案件清理。着力加强先行调解,加大类型纠纷示范调解,推动类型化纠纷源头预防。
三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形成全员干事良好局面。持续强化责任担当,发挥“关键少数”关键作用,强化对专项行动等重点任务的组织领导,狠抓落实,把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成果作为检验审判执行工作质效的重要标准,将专项行动与下半年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加快提升司法能力,全面推进能力训练,持续加强人才培养,把知识产权、金融、破产等领域审判人才培养作为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的关键举措。不断强化考评激励,转变司法作风。常态化抓实学习教育,持续净化司法环境。着重抓好风险防范,压实工作措施、拧紧责任链条,以法院一域的安全稳定保障地区经济社会整体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