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涉案车辆、房产等类型财产时,传统的评估拍卖模式往往委托评估周期较长、费用较高,使得一些胜诉当事人难以及时兑现权益。“议价”模式是在不损害第三人利益前提下,由法院指导,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对拟拍卖的标的物进行自主协商,议价协商一致的价格金额经法院审查后确定为司法拍卖的起拍价,实现财产定价“零佣金”、司法拍卖“零成本”、财产变现“零负担”。近日,西夏区人民法院通过当事人“议价+网络拍卖”的财产处置方式,高效执结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当事人节约成本30余万元。
银川市西夏区某银行与宁夏某科技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宁夏某科技有限公司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执行法官联系双方当事人,核查到被执行人宁夏某科技有限公司有一批已经暂停生产的机器设备,除此之外再无可供执行财产,执行法官遂及时对该批设备采取查封措施。
该批设备查封后,考虑到设备体量大、评估难度高,耗费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就该批设备的处置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在执行团队内部研讨如何灵活且及时对该批设备进行处置。执行团队创新办案思维,提出由当事人以“双方议价”的方式进行网络拍卖,经过充分的沟通交流,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以该批设备采购价的七折作为拍卖参考价,并就拍卖的降幅程度达成了一致意见,现该批设备已完成登记上拍,案件正在有序推进中。
通过双方当事人议价,该批设备顺利上拍,不仅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成本,也有效提高了执行效率,在更短时间内为当事人兑现胜诉权益。
执行财产处置,事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实现。西夏区法院将以机制创新为驱动、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持续创新办案思维和工作方法,以“双轨八分离”工作机制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执行案件财产处置工作,让生效裁判文书的“白纸黑字”加速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