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新闻中心->基层动态
“三农”纠纷怎么解?崇兴法庭“支个招”

  

灵武市泾灵新村西红柿种植大户老马的西红柿明明丰收了,且以20万元的价格整单顺利卖了出去,却整天愁云惨淡:收购时仅口头约定单价,收购方及中间人都是外地人,自己的电话及微信也已被对方拉黑。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10月初,老马走进了灵武市人民法院崇兴人民法庭,想请法官“支个招”。10月底,他坐上了原告席,在庭长王亮的引导下,提交了手头的证据:一份聊天记录、一份报警记录。幸好,聊天记录能确认双方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报警记录上则载明,收购方向民警及老马承诺于92114时前还清下欠货款。

证据明确、事实清楚,最终崇兴法庭审理后当庭宣判支持了老马的诉求。见老马仍为后续货款的追回不抱希望,王亮又给了老马一粒“定心丸”:对收购方的账户进行了财产保全。

老马眉头舒展地离开了法庭。

崇兴法庭下辖崇兴镇、郝家桥镇及白土岗乡,种植养殖大户及企业较多。相应地,买卖合同、劳务合同、农地纠纷等就相对较多。王亮表示,今年法庭已受理1200余件纠纷,70%都事关“三农”。 

找准纠纷多发的“病灶”,崇兴法庭对症下药,向辖区种植养殖大户及企业选派3位法官担任“产业链法治专员”,面对面解惑、点对点服务;联合镇村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在法庭设立“特色产业调解室”,聘请新架桥村退休的老村支书赵连军驻庭担任特邀调解员,对涉农纠纷进行先行调解。

“农民走进法庭,就是来要答案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元、高效、便捷地给出一个公正的答案。”不过,王亮始终有一个揪心事,就是不少涉农纠纷都因没有合同而起:“双方认可事实,好办;但事实部分有争议,没有一纸合同,只能靠票据、聊天记录、证人等来佐证,否则就得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为此,崇兴法庭开设“法护农兴”定制化普法课堂,今年已经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1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小院炕头,讲解土地流转合同规范、用工风险防范、电商销售法律陷阱等法律知识,“就是为了让农民谨记先签合同再交易”。

来源: 责任编辑:
☆ 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