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出示下身份证件和车票,到这边登记”“好的,您把需要的物品列份清单,我们帮您购买”“请放松心情,不要急躁,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找我们”……自从银川中院6人“特战小分队”入住集中隔离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已经14天了,在很多人眼中,集中隔离点就是“雷区”,直接接触疫情重点省份返银人员,人手紧、压力大,工作期间还不能回家,要时刻与留观人员在一起。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可能的危险,他们也曾有过担心,但是作为法院党员干警的责任和使命,让他们毅然走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维护秩序、安抚入住人员情绪、配合入住登记,身份证、车票查验等,每天24小时,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早上6点第一个到位,半夜12点才能结束,晚上睡觉经常连衣服都不敢脱,以防随时有工作。在人员登记排查工作中,有的留观人员不理解、情绪激动甚至恶语相向,有的不愿意在此隔离,要求返回原地,小分队同志们耐心主动做好安抚工作,为他们代买生活用品,护送要求返程的人员踏上返程列车。小分队同志们还主动为留观人员发放宣传手册,宣讲有关疫情防治、治安管理等有关法律规定和近期典型案例,切实做好安抚维稳工作。医护人员有限,他们就主动提出协助开展体温测量工作,每天三次从未间断。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用品,经常用酒精消毒,小分队成员们的手背、胳膊等部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敏,起了很多小红疹,仍每天忍着疼痒继续工作。
副处级审判员张建民是六人小分队中年龄最大的,不顾自己患有“三高”身体欠佳的情况,平时不善言辞的他主动请缨赴一线,并担任了小分队负责人和临时党小组组长,“疫情不等人,作为一名老党员,面对疫情,要敢于冲在前,才能把群众带动起来,共同参与到防疫抗疫工作中。”转业军人马征是小分队的“后勤保障”人员,除了日常工作外,还要负责内外沟通协调、防护用品的分配等,经常因为工作忙碌无法按点吃饭,长期的冷盒饭和泡面对患有胃炎的他是雪上加霜,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工作的劲头。“有的隔离留观人员会有恐慌情绪,我们要尽可能地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起居,安抚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在这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半个月的抗疫工作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入党的迫切愿望和信念……”这是入党积极分子法警赵胜利的“火线”入党申请书,他用恳切的言辞表达了想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强烈愿望:“我将用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这次防控工作中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14天,第一批入住这个集中隔离点的近500名留观人员已经陆续解除隔离离开了,随着返程复工高峰期来临,又有了一批批新的入住人员;14天,结束了一轮隔离期,小分队成员们原本可以休息,由新一批工作人员来接替,但是他们毅然选择了继续坚守,面对新冠疫情这场大考,他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继续用温情的服务,温暖隔离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