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司法公开 法院文化
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文化->法官风采
教育整顿进行时 | 感悟践行闽宁精神 塑造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银川法院铁人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以来,银川中院“贺兰雪”已经成为银川法院干警的学习阵地、思想之家、灵魂归处。近日,“贺兰雪”青年理论学习读书会首次走进基层法院,来到永宁法院闽宁法庭,带领青年干警感悟山海之情,践行闽宁精神,塑造甘于奉献、艰苦奋斗银川法院铁人。来自基层法庭的青年干警结合学习谈体会,结合工作悟思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家的所思所感。

 

赵来珍

银川中院民二庭 法官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我认为我来自一个有着优良家风的家庭,虽然我的家人都是很平凡的人。这个家风概括起来就是:忠诚老实、艰苦奋斗、清清白白、不忘来路。

从记事起,我爷爷就经常给我们讲共产党的故事,从吃水不忘挖井人,到不拿群众一针线,再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现在回想这就是民为邦本思想在我的灵魂深处生根发芽的地方。我爸爸常教育我们,我们是升小斗民之家,切记民间疾苦,我们也是有解放军基因的家庭,一定要传承这种红色基因,对党忠诚,艰苦奋斗,踏实做事,清白做人。最近,我的法徽被我儿子别在了自己的上衣上,因为他觉得别上很光荣,我很受鼓舞,更加深刻的领会到我要把我爷爷、我爸爸教给我的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精神传承给我的孩子。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家风的传承。其实,这种家风的传承和我国优秀的法治文化:民为邦本、理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都是一脉相承的。

近期,我院干警都收到了院党组致全院干警家属的一封信,这封信并不长,但院党组的良苦用心跃然纸上。在信中,院党组寄语干警家属,干警经常应酬,家属应当询问都和谁交了朋友,突然有了不明收入,家属应当关心来自何处。这就是耳边、枕边的警钟长鸣以及家庭教育的警醒作用。因为,家风好,三观才能正,家风清,做官才能廉。

近期的学习教育中,我以“同过去错误的自己做坚决的决裂”为自觉,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反省,大是大非面前的“娄山关”“腊子口”是否已经跨越,小事小节面前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老好人是否还依然存活,具体的案件审理中“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消极态度是否还若隐若现。从思想上、行动上,切实做到真学真悟,成果转化。

前段时间,我看了《山海情》这部电视剧,它只有二十三集,我看的很认真、很仔细,从头至尾都被这部剧贯穿的筚路蓝缕、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接续奋斗、攻坚克难的为民精神,东西协作、共奔小康的大同精神感染着。这种精神和我的祖辈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开拓、斗争精神何其相似。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力量!到了今天,我们一定要铭记寒暑轮替、草木枯荣的时光见证的不朽,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有幸来到有着优良传统的闽宁人民法庭,我要学习闽宁镇在处理移民搬迁问题中的成功做法,闽宁法庭在探索“小综治中心”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在“法官、村官双助理”机制等方面参与乡村治理、增强社会认同的先进经验做法,以期把这些体会运用到我对案件的审理中,真正做到保证办案质量,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间,民事三个庭的历练,1700余件民商事案件的审理,使我从一个初出茅庐的书记员,成长蜕变为单位民商事审判的主力军。我很感恩家庭教育对我的良性影响,我会把我的家风作为传家宝传承下去,在审判事业中秉持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价值观,不做冰冷的裁判者,做有温度的法院铁人,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路继荣

兴庆区法院大新法庭 庭长

今天很有幸,能够站在闽宁镇这方土地感受到闽宁镇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深刻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伟大胜利。一部山海情,见证了闽宁镇人民和闽宁两地扶贫干部的奋斗史,正是有了无数“马德宝”“李水花”式的闽宁镇人民和“马德福”“吴月娟”“凌一农”式的闽宁两地扶贫干部的攻坚克难,才有了闽宁镇今天全面脱贫致富的成就。24年的艰苦耕耘,闽宁镇人民和闽宁两地扶贫干部用辛勤的双手践行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林月婵,第一批福建对口援宁代表。从1997年第一次踏上宁夏这片土地开始到2007年退休,她先后到宁夏40多次,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林大姐”。从“移民吊庄”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草菌推广”到“招商引资”,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众多福建援宁项目都凝聚着林月婵的心血和关注。林月婵说:“闽宁帮扶机制是用‘心’建起来的,只要用心,用情,投入去做每一件事,办法就会一个个浮出来”。这种干部与群众心连心、心贴心的情就是我们要感受的山海情,这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精神就是我们要践行的闽宁精神。

林占熺,被誉为“菌草之父”的福建农业大学教授,也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为了扶贫他放弃高额年薪,每天工作14-15小时。在推广技术扶贫期间发生车祸,摔断了2根肋骨,但他只住了4天院就匆匆出院,又开始走村串户传授菌草栽培技术。1997年,国家把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仅十年后的2007年,宁夏共有1.75万户百姓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帮助菇农年均增收5000多元。这种为了群众能致富,甘愿自己放弃优裕生活条件的感情就是我们要感受的山海情,这种精准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就是我们要践行的闽宁精神。

谢兴昌,闽宁镇福宁村党支部书记,第一批搬迁移民。为了鼓励村民搬迁,他从闽宁镇拿着四个玉米棒、四个高粱回老家宣传,告诉他们这里这里有水吃饭、有水种田。作为第一代移民,他整地、盖房、种枸杞、搭菇棚,在一望无际的干沙滩盖起了闽宁村第一座土坯房,带领着村民共创新家园。经过一代又一代移民不懈的坚持与斗争,往日的干沙滩终于变成了今天的金沙滩。这种为了美好生活互相传、帮、带之情就是我们要感受的山海情,这种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的精神就是我们要践行的闽宁精神。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力量。为了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的生活,无数闽宁镇人民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了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千万闽宁两地扶贫干部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作为法院干警,我们要以闽宁镇人民和“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为榜样,从英模榜样的身上淬炼党性、汲取力量、坚定信念,用“干沙滩变金沙滩”的精神和毅力、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旺盛的干劲投入到教育整顿工作中,将榜样力量转化为落实“七大提升行动”和“十项重点工作”的具体举措,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唐玉强

西夏区法院镇北堡法庭 庭长

闽宁镇的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是东西部携手创业的典范。《山海情》的热播,向我们展示了闽宁镇建设背后的创业故事和其所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下面,我就谈一谈我所理解的闽宁精神。

首先,我认为闽宁精神就是白手起家、平地筑高楼的艰苦奋斗精神。从二十多年前的西吉玉海经济开发区到今天的闽宁,从白手起家的“移民吊庄”,到贺兰山东麓的美丽小镇。这里发生的故事,不仅是一代人的努力和改变,更是未来千千万万人的福祉与希望。纵观历史,凡是重大的变革与突破,往往都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成果。就像一次又一次上演的闽宁故事,也是宁夏人民勤劳苦干、接续奋斗的真是写照。

第二,闽宁精神就是山海携手、共奔小康的大同精神。闽宁脱贫致富之路是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动员和凝聚社会各界力量,以发达省份对口帮扶协作欠发达省份为路径,并最终开创东西协作、产业扶贫为主要内容的“闽宁模式”。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体现了“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同精神。

第三,闽宁精神就是“有奔头,就不觉得累”的乐观主义精神。二十多年前的先行者们背井离乡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改变环境,创造条件,所付出的辛苦是一般人没法想象的,而他们却毅然扎下根来,这就是西海固人民豁达向上,不惧险阻,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乐观主义精神。闽宁镇的蜕变历程,正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用自己双手创造出来的,其核心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让“干沙滩”变成“金沙滩”。闽宁故事,不仅是一个奇迹,更积淀了丰厚的精神养分,值得我们长时间去学习、领悟和实践。

宁夏法院人身上的闽宁精神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去年,高院沙闻麟院长走遍61个法庭辖区调研乡村治理,取得了大量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形成了《乡村治理之疾不治恐深》调研报告,为宁夏乡村治理开出“千金要方”。提出未来宁夏乡村治理要抓好“三个三”,以提升“三感”正方向,以打造“三共”促机制,以融合“三治”保善治。人民法庭处于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具有深植基层、贴近群众的独特优势,是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也是促进基层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发扬闽宁精神、增强奋斗意识,按照沙院长开出的“千金要方”,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饱含深情的话语,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做出表率。作为基层法庭的青年干警,更要以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洗涤思想,净化灵魂,振奋精神。珍惜青春年华,敢于到基层岗位锤炼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用青春热血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做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法院铁军。

闽宁精神,恰似一株扎根贺兰山下的葡萄树。从不挑剔条件,在艰苦环境中汲取营养奋发成长;从不计较得失,在灼灼烈日下带给别人一片阴凉;从不惧怕困难,在漫漫征途中坚韧不拔顺势向上。我们银川法院人就要做那一株葡萄树——根深力健,果美花香!

 

李瑞

贺兰县法院德胜法庭 庭长

一部热播剧《山海情》向全国人民演绎了脱贫攻坚道路上闽宁镇干部群众不懈奋斗、育产业,惠民生,立足自身实际,以产业为支撑推动移民群众脱贫致富,使六万名西海固群众搬出大山,开启新生活,走上幸福路的感人故事。春去秋来多少许,在闽宁镇脱贫攻坚的前进道路上,正是因为有像“马德福”同志一样的信念坚如磐石,作风扎实,意志坚韧不移的扶贫一线干部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担,闽宁镇的“干沙滩”才能建成“金沙滩”。闽宁镇的脱贫事迹告诉我们,只要不惧艰难险阻迎难而上,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所有的困难都将不是困难。人民法院作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法庭作为群众服务的前沿阵地,我们更应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不怕苦、不怕累,敢为人先的闽宁精神。

我所工作的德胜法庭处于银川市和贺兰县城乡结合处,辖区10万余人口、大小1092家企业,还集中管辖贺兰县范围内所有婚姻家事案件的审理。连续三年法庭收案量均突破两千件以上,法庭面临着严重的人案矛盾以及由农村法庭向城市专业化法庭转型的困境。如何缓解人案矛盾,如何激发干警的小宇宙,让其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是摆在眼前的思考题。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要起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庭室负责人我既要扛得起疑难案件,又要冲锋陷阵带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破解辖区人案矛盾、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提升司法公信力,德胜法庭从2020年开始加大辖区诉源治理。1、立足德胜工业园区实际情况,加强园区企业诉讼服务。对辖区企业涉诉案件分析总结类案法律风险点,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最终近千件矛盾纠纷在诉前得以化解,未出现涉房地产案件大批量集中诉讼的发生;2、主动借用外力,多措并举推进家事改革。与贺兰县妇联、海南欧曼高心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家事纠纷心理疏导服务协议,联合建立贺兰县家事纠纷心理疏导服务站,以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化解家事矛盾纠纷,消除婚姻中的对立情绪、化解家庭危机,努力打造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多元化解的“贺兰新思路”;3、多元共治、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工作。主动对接贺兰县司法局,引入诉前中国司法调解进入法庭参与化解民事纠纷,有效分担法官的办案压力。引入律师作为特邀调解员免费进行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并先行诉前化解纠纷。大力推进“无讼”村居创建工作。通过建立法官工作室,在村委会成立“无讼乡村”创建点等形式,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在院党总支带领下初步探索形成了以党建为引领、人民法庭为支点,法官、人民陪审员、调解员联合调处矛盾纠纷的“1+4+3”乡村治理模式。

德胜法庭干警通过庭长带头,使全庭干警人人有目标、肩上有压力、工作有方向,在全庭形成人人能干事、人人肯干事、人人能成事的良好氛围。大家的辛苦付出先后获得一些荣誉,但我们不会因为暂时的胜利而骄傲,也绝不能因为一点小成就而懈怠。德胜法庭只有立足辖区实际,踏踏实实为民解忧,才能赢得辖区群众的喝彩。

2020年高院沙闻麟院长走访全区基层法庭和乡镇进行调研,将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顽疾有针对性的进行剖析,为基层法庭对辖区类型化案件处理以及人民法庭如何更好的参与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促使基层法庭更好的融入乡村治理大格局,走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宁夏特色乡村善治之路。我们将继续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理念,与群众点对点、面对面接触,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需要,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诉讼服务。

习总书记说:“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集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我们作为基层法院人,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也将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立足本职公平工作,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来源: 责任编辑:
☆ 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银川中级人民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